造芯、筑魂、创“天河” 他们书写超算中国速度

今日热点 2025-06-17 05:22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在机房的深邃氛围中,黑色的机柜整齐排列,犹如城市的摩天大厦。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持续发出低沉的嗡鸣声,如同它们的心脏在跳动,星星点点的负载指示灯不断闪烁,诉说着它们正在飞速处理着海量的数据。这里是“天河二号”的世界,一个为抗击疫情、为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算力的战场。

过去的一年,新冠病毒的阴霾笼罩全球。在这关键时刻,“天河二号”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助力药物虚拟筛选,仅三天时间就找到了三十余种潜在有效药物。不仅如此,基于“天河二号”搭建的新冠肺炎CT影像智能诊断平台,更是以每秒十五次的惊人速度完成CT图像诊断,为抗击疫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背后,是一支名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天河”高性能计算团队的默默付出。他们是一群幕后功臣,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团队六十余人坚守岗位,以特殊的方式为祖国守岁。

肖立权,“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是团队中的佼佼者。面对我国高性能计算起步较晚的困境,他带领团队成员奋起直追,一拼就是三十年。面对德国网互联技术的瓶颈,他毅然决定用光互联技术替代,这一决定无疑是一场豪赌。为了攻克难题,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甚至彻夜难眠。他的努力最终换来了光互联技术在超级计算机系统中的成功应用,也为“天河二号”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基础。

郭扬是团队中的另一名核心成员,他致力于让超级计算机澎湃出“中国芯”。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郭扬带领团队成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他们研制出的芯片在保证高算力的尽可能减少了功耗。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郭扬四处奔波,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研究业内发展趋势。最终他们选择了走“基于自主指令集的异构融合架构”的技术路线,虽然这条路充满荆棘,但他们依然坚定前行。

这个团队的故事充满了挑战与坚持、智慧与汗水。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迎难而上、勇攀科技高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