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消费要提防“跑路前促销”(百姓关注)

世界之最 2025-06-18 05:05www.worldometers.cn世界之最大全

钟女士手持某知名食品连锁品牌的卡券,却遭遇订购困境。她尝试通过客服热线和官方微信下单,却均无法成功兑卡。令人不解的是,该品牌仍在大力促销,仿佛一切运营正常。钟女士质疑,公司是否在欺骗消费者?万一出现经营不善跑路情况,消费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

近日,该品牌运营管理团队坦承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但已完成管理层的更替和生产线供应链的升级,将逐渐恢复服务。该品牌近期的异常运营已引起媒体关注,实控人疑似失联,母公司及实控人也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消费者投诉不断。

类似钟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预付消费纠纷在家政、健身、医美、美发、食品等行业显著增多。一些企业甚至在准备跑路前加大促销力度,以吸引消费者,不了解真相的消费者往往落入陷阱。

企业经营困难、筹款回款本属正常,但隐瞒经营状况、持续投放促销广告以诱骗消费者,这种行为已触及法律红线。某些企业试图将经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这种行为不仅不道德,更是违法。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跑路前促销”还衍生出新的骗局。比如健身领域,有些团伙故意拉长装修周期,延迟设备进场,同时散发传单吸引消费者预付费办卡。等消费者发现时,经营团伙已卷款跑路。

对此,律师指出预付费消费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二是企业从一开始就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明知有风险且无法恢复正常经营的企业仍持续宣传收取费用,已涉嫌合同诈骗。

有关部门应追究企业法人和实际控制人的责任,构成诈骗的需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消费者在面对预付费消费时,要提高警惕,留意企业经营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提高警惕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欺诈行为和不良营商手法的惩处力度,通过企业审核、资金监管、信用审查等手段进行约束。消费者也要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消费决策。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警惕,共同营造一个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享受安心的消费体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