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明初殉葬制度死灰复燃

今日热点 2025-06-17 22:41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明初殉葬制度的死灰复燃,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秘闻,今天我来为大家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在远古的氏族社会末期,强迫女性殉葬的制度便已萌芽。进入奴隶社会后,女性和男隶一样,常常被要求以生命为代价殉葬。殷墟卜辞中留下了女奴殉葬的记录,而殉葬的妇女中,甚至包括了墓主的妻妾。

历史长河中,虽然春秋以后殉葬的现象逐渐减少,但在秦始皇去世时,又有上万名宫女和工匠被迫殉葬。不过这一制度在秦汉之后基本消失。

明朝初期,一种令人痛心的现象再次出现。明英宗之前的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景帝时期,人殉成为皇室公开的惯例。这些殉葬的嫔妃,多数没有子女或者地位较低。例如宣宗殉葬的嫔妃中,只有一人生前为妃,其余的都不过是普通的宫女。然而也有例外,比如给仁宗殉葬的贵妃郭氏,她生前已经育有三子,似乎并不符合殉葬者的“标准”。

明英宗朱祁镇,作为明朝的这位皇帝,虽然被认为是无所作为的皇帝,但在他临终时却作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废除殉葬制度。这个决定似乎受到了周宪王朱有炖的影响。朱有炖死后,英宗亲自下旨给他的弟弟朱有爝,表达了对死后无需殉葬的看法。可惜的是,诏书送达时,朱有爝已经按照旧制命令哥哥的嫔妃们殉死了。英宗无奈,只能表彰她们的“贞烈”。此后,明英宗废除殉葬制度,这一决定得到了其后继皇帝的尊重和执行,终于为明初以来的殉葬制度画上了句号。

到了清初,皇室殉葬制度依然盛行。史料记载了许多妃嫔和侍女被迫殉葬的案例。这一残忍的制度在康熙时期得到了终结。汉将朱斐上疏请求停止殉葬,康熙十二年(1673年)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仆随主殉葬。这一决定结束了清初这一残酷的习俗。在古代民间各地官府会大肆表扬妻妾殉夫的行为,称她们为“烈女”、“节妇”,并修书、立牌坊。然而这些表扬和荣誉的背后,却是无数无辜生命的消逝。

对于这一历史现象,我们深感痛惜。我们感叹那些被迫殉葬的嫔妃和侍女们的命运,也感叹那些坚持废除这一制度的皇帝的决心和勇气。他们的决定,让更多的人得以活命,让历史见证了人性的光明与希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