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史可法祠

今日热点 2025-05-25 08:13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史可法祠墓位于扬州广储门外梅花岭西麓,这里是纪念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地方。

史可法,字宪之,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是明末清初的政治家和抗清民族英雄。在南明宏光元年,他官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当清顺治二年,十万清兵围困扬州时,史可法坚决拒降固守,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俘,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四岁。

清人全祖望在《梅花岭记》中详细记述了史可法的壮烈殉国场面。在生死关头,史可法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而他的民族气节在面对十万清兵时,表现得尤为出色,让人叹为观止。

为了报复扬州军民的顽强抵抗,清豫王多铎下令屠城十日,造成扬州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惨案。史可法的副将史德威遍寻史可法遗体不得,于是将其衣冠葬于梅花岭下。后来乾隆皇帝御笔题写“褒慰忠魂”,并制御诗一首颂扬史可法的气节。

今天的史公祠坐北朝南,内有飨堂、塑像、梅花等景观。飨堂内陈列着史可法的遗物和生平事迹资料。抱柱上有众多仁人志士的题词,表达对史可法的怀念和敬仰。史公祠内的西部另成一区,祀祠内设有神龛,内悬史可法画像,象征其高风亮节。

300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前来凭吊史可法。他们的诗词表达对史可法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史可法喜爱梅花,曾说:“我死,当葬梅花岭上。”如今人们观梅色、闻梅香、仿梅岭吊史公,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这里不仅是史可法的安息之地,更是人们缅怀这位英雄的地方。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