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上海)创新园:打造上海科创中心新的增长极
中新社上海消息,8月18日,在上海市新闻办举办的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为主题的系列市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关于中以(上海)创新园的新进展。作为连接中国和以色列两国创新合作的重要桥梁,该园区正努力成为上海科创中心新的增长极,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2019年12月,中以(上海)创新园正式开园。尽管受到今年疫情的考验,园区依然展现出强大的活力。目前,园区已经集聚了31家企业及机构,这些机构涵盖智能制造、互联网信息、生命健康等多个高科技领域。其中,包括以色列创新署授牌的孵化器的优秀代表Ehealth和Trendlines以及致力于高科技膜研发的Gauzy等以色列企业,以及专注于医美产业的CHIC和AE化妆品等公司。园区的国际化特色已然成为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众多的创新项目中,中国首创的人工智能手套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这款智能手套可以戴在用户的双手上,精准地捕捉用户的动作意图,甚至能够帮助瘫痪患者完成一些基础动作。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人类生活质量的一次积极改善。
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详细介绍了园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为了保障园区企业的知识产权安全,普陀区知识产权局在中以(上海)创新园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并首创“驻点式”专业服务。今年四月,园区更是成立了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站,以司法力量助推产权保护。这些举措为园区的创新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园区还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公寓申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上海海聚英才平台”等个性化服务,让企业在发展中无后顾之忧。
上海市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冬冬表示,未来的园区将继续加强成果导向建设,推动诸如“中以创新成果孵化加速服务”、“生物医药孵化加速服务”等平台建设,为中以两国的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园区还计划建立科创投资基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等活动,旨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这些举措无疑将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与以色列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在不久的将来,中以(上海)创新园必将成为科技创新的沃土,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