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二世为什么英年早逝?什么原因导致的?
在七月革命的动荡之后,罗马王二世原本刚刚燃起的登基法国皇位的希望之光,却因身体的脆弱而黯然熄灭。他的军旅生涯也因此而中断。
1832年1月,在一次军事检阅过程中,他感染了肺炎,被迫在霍夫堡的公寓里卧床休息。在那段漫长的康复期间,他的生活变得极其简单,仅有的活动便是睡眠,以及沉浸在报纸、小册子和书籍的海洋中。尽管在他21岁生日时,医生已经允许他外出享受骑马和上剧院的乐趣,但他的身体却未能完全恢复。
命运的打击并未停止,疾病使他失去了一只耳朵的听力。那时,有人建议他前往气候更温暖的地方疗养,比如前往意大利,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但卡斯特洛认为,这个提议被梅特涅否决了。梅特涅的动机,据某些作者的指控,可能并非那么恶毒,他或许只是希望罗马王能在自然中静静消逝。因为在1832年的初春,罗马王的病情仍有一丝挽回的余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这位公爵的病情,开始在民间和媒体间引起广泛的讨论。5月22日,罗马王被小心翼翼地护送到维也纳,落脚在美泉宫——这座宫殿曾在其父亲的手下两次被占领,如今却成了他最后的避风港。
他的堂兄路易-拿破仑曾写信希望到维也纳陪伴他,信虽被他读及,但陪伴的请求却未被允许。
普罗克施在7月前往罗马,会见拿破仑的母亲。这位已届86岁的老人,请求普罗克施带信给自己的孙子:“必须坚守你父亲的遗愿,你的时刻即将到来,你将登上法国的皇位。”说完这些,普罗克施不禁感叹——他知道,拿破仑二世的生命已如残烛般微弱。
在这充满波折的人生旅程中,罗马王二世经历了从希望的巅峰到失望的深渊的跌落。他的身体虽然孱弱,但他的心灵却饱受命运的摧残。尽管如此,他的故事仍然充满悬念和感动,让人不禁为他的命运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