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世界最早百科全书永乐大典下落之谜

世界历史 2025-06-16 23:37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永乐大典》的诞生与传奇

在皇权更替的腥风血雨之中,《永乐大典》如同璀璨明珠般诞生。明成祖朱棣,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英勇四子,在历史的舞台上闪亮登场。建文元年,他借着“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战,成功攫取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登基后改元永乐。

为了稳固自己的专制统治,朱棣积极网罗听话的文人学士,推动大量图书的编辑出版,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他发现天下古今的事物分散记载于各书之中,查找极为不便。于是,他命令大学士谢缙组织儒士,编辑一部大型类书,这部书只需一查便能知晓所需。

历经多次修订与整理,永乐五年十一月,《永乐大典》终于编辑完成。当这部亘古未有的巨帙之书呈递至朱棣面前时,他为之题写了书名,并亲自撰写序文,盛赞此书为“群书之奥典”。

《永乐大典》共辑录了8000种图书,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明初,内容涵盖天文地理、人事名物等各个领域。整部典籍共22877卷,外加目录等60卷,装成11095巨册。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内容均采用毛笔工楷书写,使得这部书成为世界上最早、最宏伟的百科全书,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还要早300多年。

《永乐大典》的传奇并未就此结束。明嘉靖皇帝对这部大典极为珍视,总是将其置于案头以备参考。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失火,嘉靖皇帝焦急万分,连夜下令抢救《永乐大典》。为了防范不测,嘉靖皇帝还特意下令重录了一套副本。

但令人遗憾的是,《永乐大典》的正本最终不知所踪,音讯渺然。这部旷世巨著的下落,成为历史的一大谜团。尽管其副本流传至今,但正本的下落仍然引人遐想。或许在某个未知的角落,这部蕴含了无数智慧的典籍正静静地等待着被发现。《永乐大典》的诞生与传奇,将永远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上一篇:九龙抬尸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