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盟运动的背景:为什么会产生不结盟运动?
世界历史 2025-06-02 01:46www.worldometers.cn世界历史故事
二战之后,许多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为了摆脱大国的控制,避免卷入大国间的争斗,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地位,同时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为此,他们选择了一条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对外路线。这一切,始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
在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上,与会国家以“求同存异”为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这一行动,不仅展示了新兴国家的巨大力量,更为不结盟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随后,南斯拉夫、印度、埃及等国家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并由政治领袖如铁托、尼赫鲁等积极倡导这一运动。
为了进一步推动不结盟运动的深入发展,1961年6月,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等5国在开罗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此次会议吸引了20个国家的参与,并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个基本条件:
各国需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外交政策,坚持自主抉择外交方向,拒绝任何形式的霸权干涉。各国应支持民族独立运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去殖民化和民族独立进程。第三,各国不得参加大国的军事同盟,避免卷入对抗和冲突。第四,不得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以确保自身的军事独立和战略自主。各国不得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这些条件不仅体现了不结盟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展示了他们对和平、独立与发展的深切追求。如今,不结盟运动已成为全球多国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上一篇:游泳池怎么充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