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退出国家统一定价 下放教材定价权到省_国际新闻

中小学教材退出国家统一定价 下放教材定价权到省

天下奇闻 2025-06-18 08:18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9日国家发改委宣布重大改革举措,对教材和部分服务价格的定价权限进行了下放。其中,涉及教材的价格管理将下放到省级。这意味着,列入中小学用书目录的教科书和列入评议公告目录的教辅材料的印张基准价及零售价格将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与出版行政部门共同确定。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服务成本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下放定价权有助于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教材价格及服务收费标准,减少行政成本并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在此之前,《义务教育法》对教科书的价格有着明确规定,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与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基准价。实际上,中小学教材的价格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远低于市面上的图书价格。以人教社为例,其小学阶段教材的价格普遍在10元以内,多数定价稳定在5元至7元之间。相比之下,同等页数的普通图书价格要高出许多。

对于这一改革,德国网店的建议是将教材销售放开,允许更多的渠道参与销售。这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更是一个市场渠道的问题。我国现行规定只有新华书店等特定渠道可以销售教材,但随着电商的兴起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德国网上书店希望参与其中。尽管目前还未放开,但随着市场趋势的发展,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政策没有直接涉及教材流通领域,但这一趋势是好的,意味着未来教材经营将更加灵活。实体书店的不景气也促使更多线上渠道参与教材销售。

关于教材价格是否会大幅上涨的问题,业内人士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会。我国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材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而非盈利产品。给予教材很大的补贴,包括小学免收书本费、新华书店经销教材免收税费等。对于不同省份的印张基准价是否会因下放到省而有所不同的问题,目前还难以判断。尽管如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样的改革是向着更加灵活和适应地方实际情况的方向发展的。无论如何变化,教材的定价始终会坚守公共利益的底线,不会让普通家庭的学生因为价格上涨而负担加重。这项改革无疑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德国德国网刘素宏报道)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