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员善用测谎术:曾借此方法救名将李靖一_国际新闻

唐朝官员善用测谎术:曾借此方法救名将李靖一

天下奇闻 2025-05-27 23:54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古代的审讯并非只是大刑伺候和夹手指打板子那样简单。在那个时代,法官们同样面临着翻供和污蔑的复杂问题,也需要与嫌疑犯和诬告者展开一场心理上的较量。接下来,让我们以唐朝御使如何为名将李靖洗清冤情为例,来看看古代刑侦中是如何运用测谎技术的。

在冯梦龙的《智囊》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唐朝名将李靖在担任岐州刺史时,被人诬告谋反。唐高祖李渊信以为真,并命令御史带着原告前去岐州抓捕李靖。面对这样的冤情,李靖并没有依靠神奇的三颗豆子来脱身,而是寄望于这位深具智慧的御史大人,希望他能运用神奇的侦破手段,帮助自己洗清冤情。

案情对李靖极为不利。一方面,李渊倾向于相信告密者;另一方面,李渊与李靖之间存在私怨。在这样的背景下,御史知道李靖是冤枉的,但要证明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李渊已经做出有罪推论的情况下,御史需要找到一种巧妙的方式来揭示真相。

在路上,御史巧妙地使用了测谎技术的原理。他惊慌失措地告诉告状人状纸丢失了,然后拿起鞭子抽打主管行李的人。丢了状纸怎么办?只能请告状者重新写一份。御史通过对比新写的状纸和所谓的丢失的原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大量的出入和错误。这是因为控告者在编造谎言时无法精确记住所有的细节。御史利用这一点,向李渊汇报了情况,从而揭露了诬告阴谋,为李靖将军洗清了冤情。

这个案例实际上是一次巧妙的测谎实验。御史通过告状人前后状纸的对比,揭露了控告的荒谬性。这种方式让被测验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了测试,从而达到了揭示真相的目的。这也体现了古代法官在审讯过程中的智慧和谋略。

古代审讯并非简单的刑讯逼供,而是需要运用智慧和策略来揭示真相。御史通过巧妙地运用测谎技术的原理,成功为名将李靖洗清了冤情。这也展示了古代法官在面对复杂案情时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注:李靖在唐高祖时被人诬告谋反的情况在唐史中并无记录,但唐史提到了李靖在晚年时曾被人诬告谋反,后经查无实据,诬告者被依法惩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