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大平层”先河的广州地产商宣告破产 旗下豪
景兴地产拍卖专场网页截图
海报新闻记者 陈嘉伟 报道
1999年的广州二沙岛还是一片荒芜,没有成为现今的富人区,但一个只租不售的高端房地产项目,却吸引了驻穗外交官和跨国公司高管们的关注,一炮打红。这个项目就是“岭南会”,由广州市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兴地产”)开发。
源于创始人景治君“商业上为少数人服务风险最小”的经营理念,景兴地产专注于豪宅项目的开发,号称“中国豪宅第一高”的“凯旋会”,以及“广州十大豪宅”“爱群荟景湾”等都是其代表作。其中,“凯旋会”一层一户,开了时下流行的“大平层”户型的先河。
然而即便“风险最小”,景兴地产还是在开张27年后迎来了关张的结局。由于破产重整失败,景兴地产名下的资产也被摆上“货架”。
开“大平层”之先河
景兴地产开发的豪宅在广州算是赫赫有名,但其创始人景治君的公开信息却极其有限,其个人经历仅在2011年《环球人物》的一篇报道中有所提及。
在做房地产开发前,景治君一直在国企工作。1959年从部队转业后,22岁的景治君成为广州钢铁厂的员工。他从钳工干起,当过车间主任、动力设备科科长等。
45岁那年,一个偶然事件,将他推到争议的风口浪尖。彼时,他曾设法调动运输队司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完成生产任务后可以接外活,所得收入与企业按比例分配。超前的想法引发了厂内的激烈讨论,这项改革被迫搁浅。1979年,景治君被调到冶金机械厂,为了扭亏,他建议尝试摩托车组装这一更有市场前景的新项目,但未能获得主管部门的同意。
数次推动改革却数次失败,景治君不甘心被国企僵化的体制和保守的思想所束缚,他选择了下海创业。最初的10年,景治君干过电热设备制造企业、大型制冷压缩机贸易,直到1995年才将房地产锁定为主业。
与同时起步的房地产同行相比,景治君有着截然不同的商业理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商业上,为少数人服务风险最小。”建豪宅,是其理念使然。
景治君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首部作品“岭南会”,在珠江江心的二沙岛上,与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相邻。1999年,“岭南会”面世,一举获得“1999年度全国优秀建筑”等荣誉。景治君的营销方式独特,只租不售,引来驻穗外交官和跨国公司高管们的青睐。景兴地产一鸣惊人。
2000年,景治君斥资6亿元打造了当时中国最高的住宅楼——“凯旋会”,该项目由6层、48层及52层的3栋楼宇围合而成,其中52层那栋的高度达到了192米。除了最高住宅的名头,“凯旋会”在建筑设计上开创了一个国内先例——“大平层”,每户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甚至一层一户。“凯旋会”面世不久,200多套便迅速出手。对于这个项目,景治君也颇为满意。他曾透露,有位客户以2300万元买下顶层700平方米的一套住宅,2010年的转手价格为1亿元。
此后,景兴地产于2011年推出了“爱群荟景湾”项目,同样走超高层、大平层路线,建筑高度将近200米,最小的户型面积约339平方米,顶层的空中别墅面积达1200平方米,在宣传中“爱群荟景湾”宣称要“献给100位影响GDP的人”。
与此同时,景兴地产开始把触角伸向了商业地产,计划在广州的北京路步行街兴建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和一家五星级酒店,也就是“景豪坊”项目,而这也将景兴地产拖向深渊。
两次自救失败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在“景豪坊”(西区)项目现场内虽有塔吊等施工设施和建至二层的部分建筑,但目前已无施工迹象。工地内的藤蔓植物肆意生长,一丛丛探出了围墙墙头。围墙上的施工公示牌上显示,该项目的开工日期为2015年7月。据了解,2017年6月,广东亿华因资金问题导致“景豪坊”(西区)停工至今,彼时该项目的基础工程及地下5层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
面对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景兴地产不是没有试图自救。为了解决困难,景兴地产引入了珠江股份。
珠江股份2018年2月的一份公告中透露,将通过“股权+债权”的形式对广东亿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景豪坊”项目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亿华”)进行投资,投资额度不超过11.6亿元,以此取得该公司41%的股权。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珠江股份又向广东亿华提供了两笔共19.53亿元的借款,年利率12%。“景豪坊”(西区)项目土地(评估价值18.6亿元)、东区项目在建工程2层~11层(评估价值2.55亿元)因此抵押给了珠江股份。
按照珠江股份在相关公告中披露的信息,“景豪坊”本有望打造成北京路商圈的标志性项目,但存在拆迁安置、规划调整等问题,对项目开发销售进度造成一定影响。由于该项目开发进度缓慢,导致广东亿华资金紧张,出现应付珠江股份利息逾期未支付的情况。2020年12月,珠江股份向广东亿华、景兴地产、景治君等提起诉讼,要求偿还约19.44亿元的本金及利息。2022年3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广东亿华向珠江股份偿付约19.44亿元的本金及利息等。
而在上述与珠江股份的博弈过程中,景兴地产进行了第二次自救,这次其使用的方法是破产重整。
2020年6月1日,景兴地产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但仍然具有潜在的重整价值为由,向广州市中院申请对景兴地产进行破产重整。
广州市中院审理后认为,景兴地产符合破产重整的条件。广州中院认为景兴地产确实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而景兴地产除2家对外投资外,有539套住宅、车位等不动产,另外还有部分货币资金余额、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财产,且景兴房地产公司向广州市中院提供了职工安置预案、重整价值分析及可行性报告以及重整草案,可见景兴地产现有的资产情况有潜在的重整可能。
但景兴地产的这次自救仍以失败告终。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公告显示,因景兴地产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得通过且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获得批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3月7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八十八条之规定,裁定终止景兴地产重整程序并宣告景兴地产破产。
“一切成空”
破产重整失败后,景兴地产的资产被摆上“货架”。
6月28日,景兴地产破产管理人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及经广州市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债权人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的《广州市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破产财产变价方案》,自2022年6月24日起,管理人依法履行职责,在京东破产拍卖平台上公开处置破产财产。
在相关拍卖专场网站上,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爱群荟景湾”的豪宅、“景豪坊”的在建工程以及广东亿华的39%公司股权,甚至“景兴”等26个商标都将被拍卖,不过“爱群荟景湾”的豪宅目前还未上架。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7月10日上午9时30分,广州市北京路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广百广场的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准备开门营业。 在其北侧矗立着一栋建至20余层的烂尾楼,裸露着的灰色墙体和生锈的钢筋弥漫着破败的气息,与这片繁华的商圈格格不入。
上述烂尾楼即“景豪坊”东区(景豪方大厦)在建工程项目,也是此次景兴地产被拍卖的核心资产之一,起拍价8.97亿元。据拍卖网站的标的物说明,“景豪坊”东区(景豪方大厦)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面积为1540平方米,用地性质为商服用地。根据已取得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穗规建证[2014]586号),建设规模为地上25层(部分6、11层),地下5层,规划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该项目建至25层地面层后停工,于2016年取得7608平方米商业部分的预售许可证。拍卖公告显示,该项目存在抵押及司法查封的情况。
拍卖的另一个核心资产是景兴地产持有的广东亿华39%股权,起拍价约6017万元。据了解,这一标的物的其中8%股权存在质押的情况,亦存在司法冻结情况。
除了上述拍卖物,待价而沽的还有景兴地产名下的26个商标和1个美术作品著作权,拍卖底价2700元,以及起拍价共167.68万元的3台小汽车。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被拍卖的商标包括“景兴”的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