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月球土壤样品表面微结构研究取得新进
数十亿年来,月球上的土壤受到微陨石轰击、太阳风、宇宙射线中的带电粒子辐射等太阳风化的作用,其表面微结构和化学组分与地球土壤有较大区别。我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属于最年轻的玄武岩,且取样点的纬度最高,为探究月壤在太空风化作用下的物质和结构演化提供了新机会。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家天文台、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合作,对月壤中主要矿物铁橄榄石、辉石和长石开展了系统的表面微结构表征。在25个尺寸较小和外形规则的不同矿物样品中,科研团队仅在铁橄榄石表面观察到非常薄的SiO2非晶层(厚度约10纳米),其中包裹着大小为2-12纳米的晶粒。辉石和长石表面的化学组分与内部相同,表面不存在明显的非晶层。
在铁橄榄石边缘,最外层区域I是SiO2非晶层,区域II是SiO2非晶和FeO共存,区域III是SiO2非晶和铁橄榄石共存,这是首次在月球土壤中观察到此种特殊的微结构。
前期研究表明,太空风化使月球上的铁橄榄石和其他矿物表面形成厚的非晶层,厚度为50-200纳米,层内包裹着大量尺寸为2-10纳米的金属Fe颗粒。目前,关于金属Fe的形成机理存在争议,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铁橄榄石受微陨石等轰击直接热分解和带电离子辅助下的分步还原。
本研究发现的FeO纳米晶粒和分层的边缘微结构表明所研究的铁橄榄石可能处于热分解的中间阶段,支持了铁橄榄石在太阳风化作用下发生分步还原的观点。此外,化学元素和形貌分析发现辉石和长石的表面不包含非晶层和易挥发的外来元素(如硫、氯等),样品内部也没有出现太阳耀斑穿过的痕迹,表明所研究的样品可能处于太阳风化的中早期阶段。(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今日热点新闻
- 正月十五是情人节吗正月十五什么节
- 菲律宾最美河流风景如画 却难寻源头
- 苹果7出bug 这是要和三星note7比肩的节奏吗?
- 歌手欢子初秋时尚写真 儒雅狂野风格百变
- 林泉 林青霞是母女吗?林青霞老公多大年龄
- 高中毕业证网上能查到吗
- 谷神星陨石坑神秘消失 或与外星人有关
- 盘点:世界十大最美色彩斑斓的蛇
- 周迅登《美丽佳人》封面 烟熏红唇妆展冶艳狂野
- 荡漾的漾怎么写(荡漾的漾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加州海岸搁浅不明生物 无嘴无眼身体似肿块
- 惊悚!厄瓜多尔发现巨型级蚯蚓 长达1.5米
- 中华台北队赢了升什么旗
- 快乐女声全部名单(快乐女声 前20强 都有谁啊)
- 全球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帮 现代社会中的江湖
- 梦见门歪斜(梦见香炉的香歪斜)